飞屋环游记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编辑本段电影剧情
(Charles
Muntz)和他的爱狗们刚刚乘坐热气球从南美探险归来,蒙兹宣布发现了新物种,但科学家们不信,称他是个骗子,蒙兹名誉扫地。不过小卡尔对蒙兹的经历深信不疑,对他的话句句在心,尤其是他那句“探险就在前方”(Adventure
is out there)更被小卡尔当作至理名言,他也想像蒙兹一样成为伟大的探险家。
画面一转,小卡尔牵着气球走在回家的路上,当他路过一个无人居住的房子前时,
传来了另一个孩子的声音,这是个假小子性格的女孩,叫艾丽(Ellie)
,她也同样迷恋蒙兹的探险故事,喋喋不休的艾丽拿屋子顶上的风向标当操纵杆,把整个屋子当成一艘大飞船,竭力说服不知所措的卡尔加入她的计划,坐着“飞屋”冒险。当然两个孩子并没能飞起来,而是摔了下来。不过卡尔和艾丽就此结识。随后的时间,镜头为我们展现了他们俩长大、结婚、在一起生活的蒙太奇片段,艾丽做了动物园管理员,卡尔则弄了个车专门卖氦气球。两人一辈子都梦想着到蒙兹提到的南美洲“仙境瀑布”(Paradise
Falls)去探险,但他们始终都疲于为生活而奔波。直到艾丽病逝,这个愿望也没能实现。
艾丽去世以后,卡尔变得孤僻起来,不愿与人接触。但更糟糕的是,他的屋子正好处在政府计划开发的地皮上,这里即将建造一幢摩天大楼。不愿搬离这里的卡尔成了一个“钉子户”,政府派人来准备将他送到养老院,不过就在那些人来之前,卡尔作出决定,带着屋子一起离开这里,前往南美,去实现妻子和他共同的梦想!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预告片里那经典的一幕,五颜六色的气球拽着一整幢房子飞向了空中。飞屋在空中俯瞰大地的画面十分漂亮(这也正是激发导演创作这部影片的初始灵感)。
不过老卡尔没想到的是,他的飞屋上搭乘了一个“偷渡客”——8岁亚裔小男孩罗素(Russell)
,这个过度乐观的小男孩喜欢快速的说个不停,他参加了野外探险者协会,为了成为高级会员,正需要集齐最后一枚徽章——帮助老人徽章。不幸的是他挑选的帮助目标是脾气古怪的卡尔,卡尔讨厌这个老跟着自己的小胖墩。
卡尔想了很多种把这个讨厌的小孩从飞屋丢下去的方法。但在他付诸实施之前,飞屋飞进了一个风暴云团,艾丽的很多遗物掉下去了,卡尔手忙脚乱的保护这些东西……卡尔醒来之后,“偷渡客”罗素告诉卡尔,他的GPS可以帮助他们飞到“仙境瀑布”,不过卡尔还是割掉几个气球,准备降落并把罗素送上回家的汽车。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浓雾中已经接近地面的飞屋撞上巨石,房子虽然躲过一劫,但卡尔和罗素都被抛了下去。眼看飞屋就要飘走,卡尔用水管套住了它,接着飞屋拖着他一直到了悬崖才停住,卡尔这才发现,“仙境瀑布”就在眼前(如右图)。从这里开始两个人开始拉着飞屋步行前进(他们随后来到了丛林里面)。那天晚上,罗素跟卡尔谈到了自己的家境……
在丛林里,卡尔和罗素遇到了新的朋友——一只长着长长红色的喙的色彩斑斓的大鸟(就是探险家蒙兹发现的新物种),这只鸟真的很大,还喜欢吃巧克力,罗素给它起名叫凯文(Kevin)
,鸟很喜欢罗素,但不太喜欢卡尔;接着两人又遇到了第二个朋友——会说话的狗“达达”,说这只狗会说话并不确切,实际上是狗脖子上戴的项圈能把狗的想法通过人类语言表达出来,之后他们来到一个峡谷,那里有好几只狗出场,两只
斗牛犬,一只杜宾犬(后面陆续还有其他很多狗出场,这些狗都和蒙兹有关)。
随后,爷俩被带到一个飞艇里,他们发现这个飞艇的主人居然就是探险家查尔斯·蒙兹,他的目的是抓住大鸟,证明自己。
得知蒙兹为达到目的会不择手段后,爷俩抢先逃跑。在把大鸟放回家时,蒙兹赶到并带走了大鸟……然后,爷俩就和蒙兹展开了搏斗,要救出大鸟。但蒙兹从飞艇中放出飞机,干扰飞屋前行……
搏斗过后,蒙兹和飞屋都坠下云层。而爷俩和大狗在和大鸟道别后,驾驶着蒙兹的飞艇回到了城市,罗素也获得了由卡尔奖励的徽章,三“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过着幸福快乐而惬意的生活(就像罗素在跟卡尔谈家境时描述的那样)。而他们的飞屋最终随气球独自飘落在“平顶山脉”的仙境瀑布边上(而蒙兹下落不明),实现了艾丽和卡尔一生的梦想。
编辑本段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配音 | 备注 |
---|---|---|
Carl Fredricksen | 爱德华·阿斯纳/Edward Asner | 袁国庆-中文配音 |
Russell | 乔丹·长井/Jordan Nagai | 王籽苏-中文配音 |
Charles Muntz | 克里斯托弗·普卢默/Christopher Plummer | 蔡佳伟-中文配音 |
Beta | 戴尔里·林多/Delroy Lindo | 翟巍-中文配音 |
Construction Foreman Tom | 约翰·拉岑贝格/John Ratzenberger | 戴学卢-中文配音 |
Dug | 鲍勃·彼德森/Bob Peterson | ---- |
Alpha | 鲍勃·彼德森/Bob Peterson | ---- |
Gamma | 杰罗梅·兰福特/Jerome Ranft | ---- |
Newsreel Announcer | 大卫·凯耶/David Kaye | ---- |
Police Officer Edith | 米凯·麦高万/Mickie McGowan | ---- |
Construction Worker Steve | 丹尼·曼 | ---- |
Nurse George | 唐纳德·弗利洛夫/Donald Fullilove | ---- |
Nurse AJ | 杰斯·哈梅尔/Jess Harnell | ---- |
Omega | 乔什·库雷/Josh Cooley | ---- |
Campmaster Strauch | 彼特·道格特/Pete Docter | ---- |
Young Ellie | 艾丽·道克特/Elie Docter | ---- |
Young Carl | 杰瑞米·利瑞/Jeremy Leary | ---- |
职员表
- ▪ 制作人:乔纳斯·里维拉/Jonas Rivera;约翰·拉塞特/John Lasseter;Le Con;安德鲁·斯坦顿/Andrew Stanton
- ▪ 导演:彼特·道格特/Pete Docter;鲍勃·彼德森/Bob Peterson
- ▪ 编剧:鲍勃·彼德森/Bob Peterson;彼特·道格特/Pete Docter;托马斯·麦卡锡/Thomas McCarthy
- ▪ 配乐:迈克·吉亚奇诺/Michael Giacchino
- ▪ 艺术指导:里奇·涅尔华/Ricky Nierva
- ▪ 美术设计:拉夫·埃格尔斯顿/Ralph Eggleston;Bryn Imagire;Harley Jessup;Daniel Lopez Munoz;Don Shank
编辑本段精彩对白
1、I...wanna say one last goodbye to the old place.
我...想跟这个老房子最后道别。
2、Find and scent,my compadres and you too,shall have much
rewarding from
data-layout="right"the
master.
同志们,找到气味,主人不会忘记我们的汗马功劳。
3、See there?There are my wilderness explorer badges.
看到这些了吗?这些都是我野外探险得来的徽章。
4、I came all this way here to get stuck on the wrong and of this
rock pile?
我跑了这么大老远,就这样被困在石头堆里?
5、You know,it just a house.
你知道,它只是座房子。
6、I don't want your help.I want you safe!
我不需要你的帮助。我想要你安全!
7、Thanks for the adventure.Now go have a new one!
谢谢你与我一同冒险,现在,去开始一场新的吧!
编辑本段原声资料
专辑名称:《飞屋环游记》(Up)
发行时间:2009年5月26日
专辑地区:美国
专辑曲目:
01 - Up With Titles
02 - We're In the Club Now
03 - Married Life
04 - Carl Goes Up
05 - 52 Chachki Pickup
06 - Paradise Found
07 - Walkin' the House
08 - Three Dog Dash
09 - Kevin Beak'n
10 - Canine Conundrum
11 - The Nickel Tour
12 - The Explorer Motel
13 - Escape from Muntz Mountain
14 - Giving Muntz the Bird
15 - Stuff We Did
16 - Memories Can Weigh You Down
17 - The Small Mailman Returns
18 - He's Got the Bird
19 - Seizing the Spirit of Adventure
20 - It's Just a House
21 - The Ellie Badge
22 - Up With End Credits
23 - The Spirit of Adventure
24 - Carl's Maiden Voyage
25 - Muntz's Dark Reverie
26 - Meet Kevin In the Jungle
编辑本段影片花絮
幕后花絮
2、《飞屋环游记》的制作前后历时5年。
3、导演道格特创作《飞屋环游记》的时候参考了宫崎骏(Hayao Miyazaki)动画、青蛙卡米特布偶秀、迪士尼早期动画片《小飞象》(Dumbo)和《小飞侠》(Peter Pan)以及《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事实上他们费了很大劲才让影片不那么像《绿野仙踪》。
4、影片中小罗跟卡尔谈家境的那段用到了《Mary Tyler Moore (1970) 》中的对白。
6、开始,当老卡尔醒来时,他床边有几个药瓶,其中一个写着“Luxo”,就是皮克斯片头那个跳跳灯的名字。
8、电影结尾时的Fenton's Ice Creamery 在现实中是存在的,两个工厂都在加州,也都靠近皮克
data-layout="right"data-layout="right"斯的总部Emeryville。而迪士尼、皮克斯对此没有要求回报!
9、如果卡尔的家有1600平方英尺(148.64平米),而每平方英尺有60~100磅(293~488千克/平米),那么这间屋子重120,000磅(54431千克)。而如果每个氦气球能拉动0.009磅(4克)物体,再加上其他因素,那么这个屋子就需要12,658,392个气球来拉离地面(屋子升起时只有20,622个气球)。
10、《顽皮跳跳灯》中的小球和《玩具总动员》中的披萨星球卡车分别在看屋子升起来的小女孩家中和屋子刚升起后的镜头中;而“A113”也作为法庭的代号出现,它是CalArts(加州艺术学院)中皮克斯导演曾经的工作室号码。以上三者几乎都在皮克斯的每部影片中出现过。
12、卡尔闹钟上的数字是 "Chicago" 字体——为Mac机设计的第一种字体。
13、迈克·吉亚奇诺第一次为布拉德·伯德以外的影片制作配乐。
14、Dug的姿势与米老鼠的宠物狗布鲁托有相同之处,Dug的毛色也是借鉴布鲁托的。
15、按照皮克斯的传统,这一次约翰·雷森博格给一个和卡尔吵架的工人配了音
(这个传统就是他在每一部皮克斯影片中都会给一个角色配音:《玩具总动员1~3》中是小猪存钱罐;《虫虫危机》中是跳蚤团长;《怪物公司》中是大雪人;《海底总动员》中是一群会模仿物体形状的金枪鱼;《超人总动员》中是最后出现的地下矿工;《汽车总动员》中是卡车麦克;《美食总动员》中是一个比较胖的服务员;《机器人总动员》中是约翰)。
16、本片是戛纳电影节首部动画开幕电影;还是2003年的《海底总动员》后第一部显示比例不是2.40 :
1的电影;又是皮克斯《超人总动员》后的第二部被评为PG级的电影。
17、本片是皮克斯继《超人总动员》之后又一部没有歌曲的动画长片。
18、在卡尔的汽车爆胎而要动用储蓄罐里的钱时,那个坏轮胎是汽车总动员里,麦昆最后换上的白色轮胎。
穿帮镜头
连贯性错误:在卡尔的屋子第一次升空的时候,镜头扫遍了房子的每一个角落,包括前后的门廊和房子的底下,镜头里并没有出现罗素。但随后罗素却凭空出现在了屋子的前门。
连贯性错误:和上面的一样,当卡尔的房子最后再次升空时,镜头也有一个地毯式全景拍摄,照样什么也没发现。而道格也像罗素一样,突然出现在正门外,声称其藏在了门廊下面。而在之前的镜头里,我们完全可以看到门廊下没有任何生物。
时代错误:当年轻时候的卡尔弄伤手臂的时候,他乘坐的救护车有现代电子警报器,但实际上,20世纪30年代的紧急车辆使用的是机械警报器。
连贯性错误:在南美洲丛林里两人着陆之后,罗素和卡尔拉着房子朝着仙境瀑布走去,这时候罗素装懒喊累要休息,卡尔不同意他就在地上赖着不走,搞得从脸到脚都是泥土。但当卡尔同意他请求的时候,罗素从地上跳起来,全身没有一点尘土。
连贯性错误:卡尔,罗素第一个夜晚在雨中,罗素在搭帐篷,被帐篷的竹竿打到脸部,脸上有很深的红印,等下跟卡尔说完话坐在石头上的时候,红印消失了。
连贯性错误:影片开始的经典10分钟里,卡尔夫妻新婚装修房子时,两人在门前的邮箱上用油漆各自按了一个手掌印,指尖略微重叠在一起;但当几十年后的场景出现时,这两个手掌印明显分开了,而且艾丽的小手变大,还向右旋转了一些。
连贯性错误(可能是主创故意的):新婚时房子前的邮箱在篱笆的第一块木板处;而几十年后,邮箱却移到了第二块木板处。
事实错误:卡尔初次遇见艾丽的时候,阳光很充足,第一个定格镜头里,他被太阳照耀出的阴影在右边;而当镜头拉近之后,影子却跑到了左边。
连贯性错误:拆迁方逼近卡尔屋子的情节里,卡尔去邮箱拿信的时候,信在他的右手;而当他空手拿起拆房人员的喇叭时,信却不知不觉的跑到了他的左手。
编辑本段影片评价
作为一个电影节的开幕片,发挥的基本是为主人家暖场赠兴拉人气的作用,同时又不能太炫技、深刻,免得抢了后面那些奔着金棕榈而来的影片的风头,《飞屋环游记》完美地履行了它的任务。
放映结束后,影片收获了热烈的掌声,精彩的3D效果和充满童趣的恶搞台词与情节带给观众极佳的观影体验,皮克斯惯用的温情脉脉也让不少记者感动落泪。
《新民周刊》:一部适合全家观看的影片。故事没有逃脱好莱坞式的冒险题材,还是要比《机器人总动员》逊色。影片拍得紧张、动人,3D技术相当出色,这其实是部很适合美国人的片子,里面包含了亲情、友情、美国式的冒险精神。
《新闻晨报》:影片在延续皮克斯一贯细腻风格的同时,第一次加入了新东家迪斯尼的大团圆结局式的温馨,它对爱情的表达方式非常特别。影片不像《WALL-E》对孤独感有宏大的描述,视角有独到之处。影片原名"Up",在现在经济危机的现实下也很有象征意义,寄望着积极向上的励志精神。说到影片的技术,皮克斯真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立刻奠定江湖地位!
《自由时报》:一部引人入胜的冒险作品,诠释出不可思议的爱情真谛与情怀。台湾把影片译作“天外奇迹”,看完真有经历“奇迹”的感觉。
《中国时报》:卡尔和爱丽的爱情很让人动容。不过狗的桥段玩得有点太过。
《底特率新闻》:怎么赞美《飞屋环游记》都不过份。
《MTV》:这部皮克斯的新动画片大胆地上升到真人动画片很少敢于尝试的高度。
《西雅图时报》:任何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喜闻乐看。
《纽约邮报》:一部电影艺术的精美之作,还是本年度迄今为止最搞笑、最动人、最激动人心、最具娱乐的影片。会有无数的小孩喜欢这部电影,而大人们也能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感动。
《费城询问报》:我有多爱它?如果数学允许、满分是4分的话,我会给影片打5分。
《费城每日新闻》:皮克斯早晚会拍出一部烂片,但我很高兴地通知大家它不是《飞屋环游记》。
《综艺》:带着明显皮克斯幽默和内心的《飞屋环游记》是皮克斯最富感情和让人感动的作品。它是充满了美妙的想象力,无比美丽的一部电影。
《好莱坞报道者》:皮克斯又把不可思议的标杆上升到了新高度。
编辑本段获奖记录
● 《时代》评选09年十佳影片前三位
● 入选2009年美国国家评论会年度最佳影片(共11部),并荣获最佳动画电影
● 荣获第37届安妮奖最佳动画长片和最佳导演两项大奖
● 荣获第67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动画片奖和最佳原创配乐奖
最佳原著剧本 Best Writing-Original Screenplay
最佳音效编辑 Best Sound Editing
最佳配乐 Best Music - Score
●英国影视艺术学院奖BAFTA:
最佳动画片
● 获得第82届奥斯卡两项大奖:
最佳动画长片 Best Animated Feature
最佳配乐 Best Music - Score
威尼斯电影
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组委会8日宣布将有9部影片参与今年新设立的3D电影大奖(Persol 3-D
award)角逐,它们全都是美国电影,这其中包括正在国内上映的《飞屋环游记》。
今年3D立体电影呈现出全面爆发的态势,好莱坞主流片商纷纷推出自己的3D大片并取得了优异的票房成绩。在这股潮流的带动下,戛纳电影节今年破天荒地选择了3D动画片《飞屋环游记》(Up)作为开幕片,而威尼斯也不甘落后,首度设立了3D电影评奖单元。入选的9部影片中,国内公映过的包括有《飞屋环游记》、《冰川时代3》、《地心历险记》和《大战外人星》,除此以外还包括有恐怖片《血腥情人节》、动画片《泰拉星球》(Battle
for Terra)、《鬼妈妈》(Coraline)以及纪录片《乔纳斯兄弟3D演唱会》,此外还有一部在威尼斯全球首映的3D恐怖片《地洞惊魂》(The Hole)。
据悉,除了9部参加评比的3D电影,意大利本土的一些3D电影也会在该单元展映。3D电影竞赛单元的评委由美国影评人斯考特·方达斯、戴夫·科尔以及意大利3D电影导演娜迪亚·阮诺奇共同担任。
编辑本段影片制作
幕后制作
尝试过《机器人总动员》那种具备实验精神又有史诗气质的叙事方式后,皮克斯在《飞屋环游记》里收窄了表达意义的野心,故事围绕着一个丧妻的钉子户老头和一个为了成为探险协会高级会员而不惜一切方式缠着别人做好事的小胖子展开,老头卡尔为了满足妻子爱丽生前的最大愿望:到南美洲的仙境瀑布一游,而放弃了城市的生活,用成千上万个气球拖拽着自家的房子开始一场华丽的冒险,小胖子小罗误打误撞竟成了老头的同伴。飞屋几经波折终于飞到了目的地的附近。然后,一只怪鸟、一只会说话的狗、一个内心贪婪的传奇冒险家,让这场冒险惊险度一再加分。
好故事比特效更重要
影片挑选了老人、儿童和狗狗这三种无论放在任何文化背景下都象征着平和与纯洁的元素,再给他们设计了一场与大城市、现代化无关的、接近童话的冒险;影片主题其实并没有太多突破,城市人的孤独感、对梦想需要执着、对大自然需要爱护,皮克斯的旧作里已经用各种方式表达过,甚至在孤独感的表现上,卡尔的自我封闭、小罗表面快乐可内心极度渴望父爱的桥段,远远不及瓦力在荒废的地球上自娱自乐来得透彻人心,而结伴冒险并出生入死的故事在好莱坞过去的作品里比比皆是,但被皮克斯妙手一捏,还是能直戳你的笑穴和泪腺,在整个观影过程里,所有感人的情节的推进,似乎都能被猜到,但观众还是无法预测此时捧腹大笑,下一秒就看得眼泪哗哗直流。这也再一次证明,如何说好故事,重要程度远远比做好N个直逼眼球的特效镜头重要。
卡尔是个有着怪脾气老头,胖得像球一样小孩小罗看着又傻乎乎。《飞屋》主线并不复杂,但起承转合有自己独到的地方,比如,影片开头用了近20分钟来记述卡尔和爱丽是如何相识、相爱、相守到老的过程,除了表现爱丽和卡尔个性的童年时期,几乎全无对白,就是那样接近完美的“陪着你慢慢变老的过程”,不需要言语煽动,情绪就无声无息地上来了。而创作者没有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段看似与冒险过程无关的回忆,成为了卡尔制造飞屋、甚至重塑自我的最大动力,也在几个关键节点反复用力推进情节转折。主角的设计也有小惊喜,卡尔不是慈眉善目的老爷爷,他多少有些怪脾气,为了保护爱妻遗物还会有暴力倾向,小孩小罗胖得像球一样,看着傻乎乎,废话还很多,这些与保守的审美观有矛盾的细节一再爆发出喜剧火花,另外,皮克斯
招牌的抢眼配角继续爆发搞笑功力,会说话的狗这个族群的设计最能体现皮克斯的小机灵,一些耍贱的招数比老对手梦工厂“至贱则无敌”的态度还真相差不少。
《飞屋环游记》这三个简单的角色就抓住了好电影的核心:故事。看完《飞屋环游记》后,除了记得笑和哭,心里还不停地想起2008年4月就上映的《怪兽大战外星人》。梦工厂将这部片子视作全面抢占3D市场的起步之作。宽容地想,也许是对3D市场倾注的野心太大,精力也大多花在技术上,以致剧本来不及写好;在一个全新的领域重新理解如何做好电影时,皮克斯的技术基础和创作敏感度依然表现出最高水准,《飞屋环游记》耗时四年完成,无论动作场面还似乎色彩的流畅度都是一流的,但观众不会只记得某几个直逼眼球的场面而忘记跟进主人公命运的进展。技术隐藏在故事之中,因为情节需要它们才如此震撼,这也许应该是3D电影变得更重要需要具备的素质。
驰名编剧的导演之作
2008年一部《机器人总动员》让全世界的观众都痴迷于WALLE与EVA的感情,而写出让万千影迷感动的剧本的人就是《飞屋环游记》的导演彼特·道格特。对于这部新片,彼特·道格特坦言准备工作做了不少:“在影片筹备初期(2004年),我们有一个12人组成的团队,我们先去南美实地,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做了很多的手绘草图。丛林里有很多我们不熟悉的事,比如那些千奇百怪的植物,尽管我们对那种环境很陌生,但我想有一种信念,会让我们在工作室里也感觉到,自己身处在那个环境之中。你会意识到自然界里真实存在的东西原来会如此美妙,最后我们用电脑把这一切转化为三维纹理,这都得益于那些专业的制作软件,我们很努力的在做这件事。”
相对于彼特·道格特导演的前一部作品《怪兽电力公司》,该片的风格有什么不一样的地
方呢?彼特·道格特说:“我认为掌握本片的关键之处则是现实和幻想之间的那个平衡点,这部影片大部分时间都发生在南美的丛林中,所以你会看到很多奇特的植物,其中有一个非常特别,它有曲线条的叶子和顶头带刺球的枝干,这东西看起来就像是《怪物公司》里的玩意,但它却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关键在于,怎样呈现给观众一个他们从未游览过的地方,同时又不会让观众觉得实在太假了,一定要让观众觉得是现实里也会存在的。从这点来说,对我们的场景设计就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对于该片的故事内容,导演彼特·道格特说:“这是一部探险题材的喜剧,主角由两个人组成,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头子和一个精力无穷的小孩。他们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成为了朋友,由于性格上的差异,他们会时常斗嘴,他们会一边争吵一边冒险,而他们最有趣的地方是无论在什么状态下都会保持严格的作息时间,例如他们吃晚饭的时间一定是下午三点半。我们希望这个故事会带给观众欢笑,在轻松之余,观众依然可以感受到影片所传递给观众的一些信息,例如勇气,或者是美好的回忆是多么的珍贵。”
人物的造型与关系
皮克斯的电影向来善于注重在娱乐的背面,带给观众种种思考,经历了《机器人总动员》,《飞屋环游记》会带给观众什么思考呢?导演彼特·道格特说:“探究老年人为主的主题,是一件比较棘手的事。我和晚年时期的乔伊·格兰特关系很好,从某种层面来说,他折射了卡尔的妻子艾丽的形象,对于生活充满了活力,总是寻找新事物,并且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皮克斯在角色造型设计上想要追求一种风格感,特别像是卡尔爷爷身体比例设计,让风格化的角色仍拥有自然感。而成效结果比在《玩具总动员》里真实感的人类更好,减少观看时所造成的“恐怖谷”效应。美国漫画家阿尔·赫希菲尔德、汉克·甘吉姆和乔治·布兹影响电影的角色设计。模拟出一万个气球漂浮,与写实的白云和卡通化的人类做结合并不容易。新的计算程序更模拟出大鸟角色凯文身体闪亮的羽毛反射天空的云朵。为揣摩老人姿体动作,皮克斯工作者观察自己的父母与爷爷奶奶,还观看老人奥林匹克运动会。
制作发行
制作:
皮克斯动画工作室 Pixar
Animation Studios [美国]
华特·迪士尼影片公司 Walt
Disney Pictures [美国]
data-layout="right" 发行:
华特·迪士尼影片公司 Walt Disney Studios Motion Pictures (2009)
[美国]
音效公司 Audio Visual Enterprises (2009) [希腊]
博伟国际 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 (2009) [阿根廷]
博伟家庭娱乐 Buena Vista Home Entertainment (BVHE) (2009)
[美国]
中文制作
中国上海电影译制厂
编辑本段首映时间
国家和地区 |
首映日期 |
法国 |
2009-05-13(戛纳电影节) |
俄罗斯 |
2009-05-28 |
美国 |
2009-05-29 |
加拿大 |
2009-05-29 |
科威特 |
2009-06-03 |
埃及 |
2009-06-03 |
哥伦比亚 |
2009-06-04 |
阿根廷 |
2009-06-05 |
委内瑞拉 |
2009-06-05 |
乌拉圭 |
2009-06-05 |
墨西哥 |
2009-06-05 |
厄瓜多尔 |
2009-06-11 |
秘鲁 |
2009-06-11 |
泰国 |
2009-06-11 |
黎巴嫩 |
2009-06-11 |
格鲁吉亚 |
2009-06-11 |
乌克兰 |
2009-06-12 |
罗马尼亚 |
2009-06-12 |
巴拿马 |
2009-06-12 |
法国 |
2009-06-18 |
印度尼西亚 |
2009-06-18 |
中国台湾 |
2009-07-29 |
西班牙 |
2009-07-29 |
菲律宾 |
2009-07-29 |
葡萄牙 |
2009-07-30 |
爱沙尼亚 |
2009-07-30 |
新加坡 |
2009-07-30 |
中国香港 |
2009-07-30 |
立陶宛 |
2009-07-31 |
中国内地 |
2009-08-04 |
冰岛 |
2009-08-06 |
希腊 |
2009-08-07 |
澳大利亚 |
2009-08-13 |
巴西 |
2009-08-20 |
德国 |
2009-08-21 |
保加利亚 |
2009-08-26 |
挪威 |
2009-08-27 |
丹麦 |
2009-09-03 |
比利时 |
2009-09-04 |
荷兰 |
2009-09-17 |
英国 |
2009-09-25 |
意大利 |
2009-09-25 |
芬兰 |
2009-10-02 |
波兰 |
2009-10-07 |
瑞典 |
2009-10-07 |
土耳其 |
2009-10-09 |
日本 |
2009-10-15 |
编辑本段相关资料
影片票房
美国首映票房:$68,108,790
美国累计票房:$293,004,164
海外累计票房:$438,338,270
全球累计票房:$731,342,434
短片简介
在2009年11月10日发行的DVD和蓝光碟中,包含了皮克斯的两部新短片:
这个短片和《魔术师与兔子》(Presto)一样,是在正片上映前放映的幽默短片。它讲的是在高高的天空中有一群云彩,他们像女娲造人一样捏出各种宝宝,让送子鹳带到人间。而他们中的一朵云却经常捏出鳄鱼、鲨鱼、豪猪、野羊、电鱼等“暴力宝宝”,让与他搭档的送子鹳总是受苦……
道格的特殊任务
导演简介
影片的导演彼特·道格特经执导过《怪兽电力公司》,皮克斯元老鲍勃·彼得森将共同执导并负责剧本创作。该片也是皮克斯首部3D立体电影,之后的皮克斯所有影片都将制作成立体电影,皮克斯对于这部影片是这样描述的:“这个老人和一个年轻的游侠结成了朋友,但是两人经常会斗嘴,在冒险的同时仍然保持严格的作息时间,比如总是在下午3:30吃晚饭。”
导演专访
《动画世界杂志》网站专访:
问:这部影片明显非常不同于《怪物公司》(Monsters, Inc.),在打造这次旅行中有哪些挑战啊?
答:还没有制作完,所以以后我才能说。我认为这里面的诀窍在于现实和幻想之间交汇处的把握,这部影片的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南美的丛林中,那些令人绝赞的委内瑞拉Tepui平顶山脉,它们其实真的存在,可是人们却从未听说过。所以你会看到那些奇特玄妙的植物外观,其中有一个非常特别,它有曲线条的叶子和顶头带刺球的枝干,这东西看起来就好像出自《怪物公司》。可是它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关键在于怎样呈现给观众一个他们从未游览过的地方,(观众可能会说)他们又在捏造出新玩意了。我们其实仍旧想要制造出另外一种感觉,那就是让它们发生在我们这个现实的世界里-这可不是桃乐茜到了Oz国。从这点上说,对设计就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问:是什么帮助你应对这个设计挑战的?
答:调研。我们有12个人组成的团队,已经去过那个地方,我们拍了大量照片,作了好多的手绘草图。尽管你可能不熟悉那种植物,但我想会有一种信念让你感觉自己是置身在这个真正的大自然里的。你开始意识到(什么东西原来是自然界真实存在的),并且(什么东西)看起来原来都这么奇妙。是的,所有那些给你三维光线和纹理质感的(软件)工具确实起了很大作用,而且我们仍在努力去做,这是件很有趣的工作。
问:他们遇到的生物会怎么样呢?
答:再次重申,我们正尽力达到一个目标,就是观众看了会说“我从未看过这个,但我却相信它是真的”的奇妙程度。
问:按照皮克斯拓展故事的惯例,对于你探究老年人这个主题来说,很重大啊。我知道你亲密接触过晚年时期的Joe
Grant,很想知道他对于《飞屋环游记》的影响。
答:嗯,从一个人以上的层面来说,他折射了卡尔的妻子艾丽的形象,对于生活充满活力,总是寻找新事物并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但他的最大影响是在他的怪癖:他的体态和对待自己的方式。我实际上曾做过这个故事给他看,后来得到他的赞诚。
问:卡尔的脑袋咋眼看是个方形的?
答:是的,这是根据他的个性设计的;与Joe相反,他坚持自己的方式,这也是我喜欢的。他在过去的50年里都吃同样的早餐,他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日程计划,所以后来突然发生的一切终于打乱了他。
问:小罗(Russell)和卡尔是否有种爷孙之间的连带关系呢?
导演访问:
问:是什么激发你要创作这样一部电影?
答:对于动画人来说,“逃离地球”似乎是我们都非常中意的创意,后来成为这部影片的编剧和联合导演的鲍勃·彼德森和我当时想到了利用飘浮的房子这个点子。
问:现在仍有人质疑,以一个老年人为主角如何能在商业上获得成功?
答:我以及皮克斯/迪士尼的同仁们的看法就是——只需要做好的电影。我们的工作就是制作我们所认为的最好的电影。早在《玩具总动员》出来之前就有人说过同样的话,人们总说我们没有看见其中的商业可能性。
问:皮克斯的每一部作品都会进行一次新技术的挑战,比如《怪兽电力公司》中对于动物毛皮的表现,而这一次在《飞屋》中你们又面临怎样的新技术呢?
答:或许这次最大的挑战是以全新的、各类不同的方式运用我们已有的工具。我们更多地齐心协力于按照固定的风格来处理片中的人物和画面,比如我们需要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呈现这个飘浮的飞屋。在影片中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们必须确认在这个世界里衣服的质感如何体现这一类的问题。
问:这部电影最初计划就是拍成3D形式的吗?
答:不,我们最初开始时打算以传统二维的方式表现,而且我们的重点一直是集中在故事情节和人物这两个核心元素上。3D团队是另一个部门。我们在这部影片中对3D的运用有很大程度上的保留,所以你不会看到“有东西突然蹦到你面前”这类镜头。我自己也作过调查和尝试,当我看3D电影的过程中突然有物体跳到我眼前时,我总会提醒自己是在看电影。而对于我而言,我觉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忘掉自我更加重要,这就像一场梦之旅,当电影结束后醒来,那种感觉很酷[6]。
其它相关
在全球动漫产业遭遇金融危机的同时,好莱坞反而斥巨资打造《阿凡达》、《飞屋环游记》等3D动画影片并赢得世界瞩目,中国动漫产业是否也应随之跟进?记者日前获悉,汇聚了国内以及国际一流动画人的“2010苏州影视动漫创意投资大会”将于7月9日至11日举行,今年大会邀请到了众多当今国际动画界的领军人物,包括获得2010年第82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大奖的《飞屋环游记》的导演彼得-道科特等,他们将一起为中国动漫产业出谋划策,诊断“号脉”。